本篇文章1282字,讀完約3分鐘
新華社成都5月4日電題:考古遇上黑科技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秘辛時
新華社記者童芳
繪制藏圖、金銀文物變形記、文物水下300多年的運動軌跡… … 江口沉銀遺跡考古發掘組長劉志巖近日告訴記者,從年到現已出土約5萬件文物。 這不僅是科學考古發掘的成果,也是多學科黑色科技合作的結晶。
地球物理勘探繪制三維藏圖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 誰能識破,買得起成都府? 關于江口沉銀的民謠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流傳了300多年。 傳說明代末期有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在彭山江口擊敗船只沉沒,1000艘金銀財寶沉入河底。
根據文物部門公布的數據,江口沉銀遺址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對于考古隊來說,無法挖掘100萬平方米的面積,只能選擇每年約1萬平方米的范圍。 如何明確發掘范圍,文物豐富的區在哪里? 傳說中能買到成都府寶藏的到底是哪里? 這時地球物理勘探起了作用。
據了解, 年末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第一次科學考古發掘時,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等多家單位,成立了江口沉銀水下科學技術考古研究小組。
年間,該隊采用水上電阻率成像法、高精度磁法、頻域電磁法、兩棲雷達、航空磁法等探測技術,明確了遺址的分布范圍,為了解古河道的準確位置,了解水下文物的分布情況提供了科學依據
3d藏寶圖帶來了水下考古鉆探業所有的放矢,節省了大量時間和人力,其正確性得到了充分驗證。 江口沉銀遺址考古執行長鄭喆軒說。
出土金銀文物上演變形記
江口出土的文物大多是金、銀等貴金屬,在水中埋藏300多年,被砂巖礫石等擠壓‘ 病害首先是變形。 這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是恢復文物的原有形式。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魯海子說。
魯海子介紹說,江口文物的保護修復首先使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和以前流傳下來的技術相結合的方法。 首先用現代科學技術看電影,然后用以前傳下來的技術做手術。
例如,對于嚴重折疊堆積的銀碗,首先利用x探傷器,發現文物內部存在的折痕、裂紋、銀碗的心的復制品。 超深度顯微鏡對銀碗底部尹思二字的精細測量,為初步評價其刻技術提供了依據。 sem掃描電鏡分解文物金帽頂的微觀形態和元素,提供尖端爪釘焊接材料的元素成分,有助于修補材料的制備。
最后,文物保護修復業者用老一輩工匠的話教導,用純粹的手工勞動還原文物的制造流程,用原有的技術、原材料修復文物。
恢復文物在水中300多年的運動軌跡
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的成果,體現了多學科融合和多部門力量的整合。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李映福說。
據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密切合作,對遺跡和文物進行多學科研究。
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最近開始的合作是運用水力學、河流動力學等研究江口沉銀遺址文物的時空分布規律。 如果該項目的研究成功,江口文物從沉入水面的瞬間到現在300多年的運動軌跡和空間分布將變得清晰。
對江口沉銀遺跡進行交叉學科研究,促進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的創新和快速發展。 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院長楊興國說。
:郭成
標題:【快訊】當考古遇上“黑科技”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秘辛
地址:http://www.holdtonature.com//mykj/17131.html